基于矩震级(MW)的能量倍数关系计算器,你只需要输入两个震级数值,就能立即得到它们之间的能量倍数。
温馨提示:数据仅供参考,实际地震能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请输入两个震级值进行计算
地震震级(Magnitude)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物理量。不同的震级单位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距离的地震观测。常见的震级单位有:ML(地方震级)、MS(面波震级)、MB(体波震级)、MW(矩震级)等。
震级范围 | 分类 | 描述 |
---|---|---|
1.0-2.9 | 微震 | 仪器可记录,人通常感觉不到 |
3.0-3.9 | 小震 | 室内可感觉到,通常不会造成破坏 |
4.0-4.9 | 轻震 | 室内明显感觉,可能造成轻微破坏 |
5.0-5.9 | 中震 | 可造成建筑物损坏,取决于深度和位置 |
6.0-6.9 | 强震 | 可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大面积区域 |
7.0-7.9 | 大地震 | 可造成重大破坏,影响数百公里 |
8.0及以上 | 巨大地震 | 可造成灾难性破坏,影响数千公里 |
时间 | 地点 | 震级 | 能量倍数(相对于6.0级) | 备注 |
---|---|---|---|---|
1960年5月22日 | 智利 | 9.5 | 31,622,777倍 | 有记录以来最强地震 |
2004年12月26日 | 印度洋 | 9.1-9.3 | 10,000,000-20,000,000倍 | 引发大海啸 |
2011年3月11日 | 日本 | 9.0 | 1,000,000倍 | 引发福岛核事故 |
2008年5月12日 | 中国汶川 | 8.0 | 1,000倍 |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
1994年1月17日 | 美国北岭 | 6.7 | 5倍 | 经济损失严重 |
地震释放的能量巨大,可以与自然界其他能量现象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