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时间的估算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项目时间管理包括了项目按时完成所需的各个过程。但是,在实际项目中,经常出现项目延期,估算严重不准确的现象。
预估时间本身就很难。每个程序员的估计都会跟真正需要的时间有些差距。估计时间短了说明有些事情被忽略了(编译,测试,提交代码)。估计时间超了说明任务太大,难以理解。
对于资历较浅的程序员,这种估计误差是混乱的,他们经常会轻视一些任务,同时又对一些稍微有难度的任务过分高估。我认为,对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一个任务的时间应该在半小时到24小时之间,超出24小时的任务都需要拆分。程序员在脑中想一想可能会认为要60小时,但实际上即使是很有经验的程序员也需要将任务分成可控的模块再来分析做决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编程上的经验并不等同于时间估计上的经验。一个从没有做过工期估计的程序员不会擅长估计时间。如果不去拿真正需要的时间和估计出的时间进行比较,你不可能从其它反馈信息之得到正确估计时间的经验。
每个程序员都会用到评估技巧。为了提高你的这项技能,你可以在你从事的每个任务上进行锻炼。在任务开始时先预估开发所需时间,拿它跟你最终真正用掉的时间进行对比。这样,你不仅在对任务细节的理解上有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你对时间预估的技能。
霍夫斯塔特定律:实际时间总是比预期要长,即便你考虑到了霍夫斯塔特定律。
经常会有 PM 抱怨说,为什么公司的开发永远不能估计自己的项目时间?!然而机智的程序员早就对此司空见惯了。我甚至见过一个预计 2 天完成的项目最后花了 4 个月的时间,即使按照「时间翻倍」的经验法则来看也是挺夸张的。从高级层面来看,问题在于 —— 工程师和 PM 或者其他人员对时间估算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不同。
大多数工程师的第一反应是,如果一切按照计划正常进行的话,写出一个原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而 PM 或者其他下游人员的想知道的是,项目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完毕,从此时到发布的这段时间是多长?因此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所以对于工程师来说,掌握时间估算是一项必备技能,这意味着你是专业、稳定而高效的开发者。
为什么需要进行时间估算?
任何有效的事情都不会凭空发生。项目通常存在外部依赖性,比如跟职能团队的沟通(财务、PR、客户支持)以及客户的交流等。而跟这些外部依赖协调的往往是 PM 或者CEO的工作,这意味着最有资格做时间估算的人(工程师)并不是最需要做这些测算的人。这种不对称导致了根本性的紧张。
时间测算对确定优先级也很关键。工程领域中性价比是一项重要指标,哪怕你在做的功能是全世界最厉害的,经过时间测算发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话,那这个功能的优先级也不会太高。
比方说你正在做一个项目,做成之后可以让网站快 50%,但用同样的时间你本来可以完成 2 个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可以让网站快 40%。如果你不花点时间进行初步测算的话,你永远都不知道还可以做一个更快的网站!
假设我们达成了时间估算非常重要这个共识,那么我们继续看一下如何估算。通常情况下,我们低估所需时间是因为我们想的是「写出一个原型需要多长时间?」。
但是,交付的东西往往要比原型大多了,你还需要考虑测试、调试、优化所花费的时间。还有开会、访谈、代码评审,甚至发邮件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低估所需时间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外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能被充分考虑到,比如 IDE 更新而让你多花了一天去配置环境等等。
基于此,我们最好不要太相信所谓的经验和直觉。
在开始任何一个重要项目之前,你都应该有一份技术计划或者设计文档。这个文档的目的在于让别人知道你在做的事情,并能获得反馈。当你注意到其中的技术细节时,你就会更清晰知道具体所耗费的时间,比如把某个库更新到新版本,可能会多花一天的时间。你甚至还得自己写一个库。
颗粒度在这里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哪一部分让人觉得不清楚,要么是你应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要么得把它分解为更细致的步骤。与此同时,如果一个步骤太细的话,又可能会太脆弱导致整个计划无效,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度。
想要知道你的文档里应该考虑哪些东西,可以看看AliciaChen 的 这篇文章。关键在于跟 PM 沟通清楚,消除有歧义的地方,这样才不会导致最后要推翻重来。
文档里的每一步实现需要多少时间,这往往牵涉到对细节的研究(这个是不是已经有库了?)。因此视项目性质而言,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可以帮助揭示许多潜在的痛点。
现在你已经有了初步的时间估算,不过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时调试:Bug 难以避免,这取决于开发者对特定代码库的经验以及代码库的成熟度。会议和假期:开会或者放假时一般来说是不会敲代码的,所以真正敲代码有多长时间?因此时间估算时要好好看看日程表。最终测试:通常应该一边编码一边测试,但很多团队在发布前还需要做集成测试,因此在你的估算中留出这部分的时间。代码评审:在这个代码库中你一般需要进行几轮?每轮需要多少时间?要经过多少评审人?留意评审人的日程安排确保代码评审的时间。
当你把交付时间的开销也考虑进去,你就能看到自己的时间估算和项目的实际发布时间要匹配得多。尽管实际情况可能还会更长,你也可能会因压力而需要缩短工期。但当大家明白你的估算更准确时,也会更信任你。
复盘还挺痛苦的,但是回顾能让你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每一个实际与预期时间不匹配的项目都发生了什么,找到原因并改进它。
总而言之一切在于沟通。提前沟通、经常沟通,了解彼此的日程和需求变更。
跟 PM 等相关参与者的沟通也能让对方提供可能会影响你估算的重要信息。一位设计师可能会说这个动画需要一周工期,干脆砍掉不要了。另一位 PM 也可能补充说这个原型只是对用户进行研究的而已,这次迭代不用处理太多 bug。
对于工程师来说,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更短工期的妥协,开诚布公更显专业。对于 PM 和其他人来说,尊重这一估算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要知道光靠唠叨是不可能缩短工期的。
项目时间估算不容易,唯有善于沟通、有同理心以及确定功能优先级才可以。
来源: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6481368
吃饭睡觉写代码,基本都程序猿的大部分生活了,作为从事最累的职业之一的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那就是1024。1024向程序员致敬,向自己致敬,向未来致敬。
互联网注定是一个不能安宁的行业,有一些人在努力引领变化,有一些人在努力适应变化,有一些人在被时代的浪潮淘汰。这个世界唯一变的就是变化,人生唯一不能停的就是学习,说到底,要想不被淘汰,只有不断的学习。
国外有个词叫做10x Programmer,直译是以一当十的程序员。我并不认为一个技术大牛能完成10个普通程序员的工作,技术大牛会花1/10的时间把工作做完,然后用剩下9/10的时间平衡生活、爱好和未来,所以我仅把10x Programmer叫做10倍速的程序员。
仍是要永远 ctrl+v,永远拿来主义。仍是要时时刻刻对美好满怀期待,对未来充满渴望,对经典心怀敬畏。要记住啊,能原创而不原创,有源码而远源码,才是最无知的成熟。
优秀程序员有哪些好的习惯:1. 想清楚,再动手写代码,2. 不交流,就会头破血流,3. 文档没人看,但还是要写,4. 一定要写注释,5. 别指望需求会稳定
我曾经说过,程序员不是一般的人,是具有某种超能里的人。但问题是,程序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特异功能,在他们的眼里,会认为自己很普通,跟常人一样,所以,程序员能做到的事情
分析自己的处境; 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以成长为目的,担负起更多责任,打破对做事的认知; 把握机遇,去锤炼自己; 抛弃一些懒惰,多一些积极;向牛逼的人靠近,向给你提供条件帮助你学习的老师靠近。以上结合了我自己的经历,希望文章能更形象。
现在身处跳槽高峰季,作为即将跳槽的我,在这里分享几点建议给大家。众所周知,找工作的前提是面试,面试的前提是过了简历,过了简历的前提是你怎么投。
程序员在其职业生涯中,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但是大部分程序员只顾码字,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问题。这或许是因为写代码太入神,也或许是因为来自老板的压力太大。
一个厉害的程序员,都会有一个牛逼哄哄、有辨识度有个性的英文别名。在公司同事中很更好的称呼,这篇文章翻译整理了一下适合程序员的英文名字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