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响应式原理

更新日期: 2022-03-06阅读: 1.3k标签: Vue

vue 最独特的特性之一,是非侵入式的响应系统。数据模型仅仅是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而当你修改它们时,视图会进行更新。聊到 Vue 响应式实现原理,众多开发者都知道实现的关键在于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 但具体又是如何实现的呢,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还是从一个小的示例开始:

<body>
  <div id="app">
    {{ message }}
  </div>
  <script>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script>
</body>

我们已经成功创建了第一个 Vue 应用!看起来这跟渲染一个字符串模板非常类似,但是 Vue 在背后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数据和 dom 已经被建立了关联,所有东西都是响应式的。我们要怎么确认呢?打开你的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控制台 (就在这个页面打开),并修改 app.message的值,你将看到上例相应地更新。修改数据便会自动更新,Vue 是如何做到的呢?
通过 Vue 构造函数创建一个实例时,会有执行一个初始化的操作:

function Vue (options) {
    this._init(options);
}

这个 _init初始化函数内部会初始化生命周期、事件、渲染函数、状态等等: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initInjections(vm);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callHook(vm, 'created');

因为本文的主题是响应式原理,因此我们只关注 initState(vm) 即可。它的关键调用步骤如下:

function initState (vm) {
  initData(vm);
}

function initData(vm) {
  // data就是我们创建 Vue实例传入的 {message: 'Hello Vue!'}
  observe(data, true /* asRootData */);
}

function observe (value, asRootData) {
  ob = new Observer(value);
}

var Observer = function Observer (value) {
  this.walk(value);
}

Observer.prototype.walk = function walk (obj) {
  var keys = Object.keys(obj);
  for (var i = 0; i < keys.length; i++) {
    // 实现响应式关键函数
    definereactive$$1(obj, keys[i]);
  }
};
}

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 initState(vm)流程。初始化状态的时候会对应用的数据进行检测,即创建一个 Observer 实例,其构造函数内部会执行原型上的 walk方法。walk方法的主要作用便是 遍历数据的所有属性,并把每个属性转换成响应式,而这转换的工作主要由 defineReactive$$1 函数完成。

function defineReactive$$1(obj, key, val) {
  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var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if (Dep.target) {
        dep.depend();
        if (childOb) {
          childOb.dep.depend();
          if (Array.isArray(value)) {
            dependArray(value);
          }
        }
      }
      return value
    },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newVal) {
      var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eslint-disable no-self-compare */
      if (newVal === value || (newVal !== newVal && value !== value)) {
        return
      }
      /* eslint-enable no-self-compare */
      if (customSetter) {
        customSetter();
      }
      // #7981: for accessor properties without setter
      if (getter && !setter) { return }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else {
        val = newVal;
      }
      childOb = !shallow && observe(newVal);
      dep.notify();
    }
  });
}

defineReactive$$1函数内部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来监测数据的变化。每当从 obj 的 key 中读取数据时,get 函数被触发;每当往 obj 的 key 中设置数据时,set 函数被触发。我们说修改数据触发 set 函数,那么 set 函数是如何更新视图的呢?拿本文开头示例分析:

<div id="app">
    {{ message }}
</div>

该模板使用了数据 message, 当 message 的值发生改变的时候,应用中所有使用到 message 的视图都能触发更新。在 Vue 的内部实现中,先是收集依赖,即把用到数据 message 的地方收集起来,然后等数据发生改变的时候,把之前收集的依赖全部触发一遍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上述的 get 函数中收集依赖,在 set 函数中触发视图更新。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分析 get 函数和 set 函数了。先看 get 函数,其关键调用如下: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
        if (Dep.target) {
          dep.depend();
        }
 }
 
Dep.prototype.depend = function depend () {
    if (Dep.target) {
      Dep.target.addDep(this);
    }
 };
 
Watcher.prototype.addDep = function addDep (dep) {
  dep.addSub(this);
}

 Dep.prototype.addSub = function addSub (sub) {
    this.subs.push(sub);
 };
 其中 Dep 构造函数如下:
 var Dep = function Dep () {
   this.id = uid++;
   this.subs = [];
 };

上述代码中Dep.target的值是一个Watcher实例,稍后我们再分析它是何时被赋值的。我们用一句话总结 get 函数所做的工作:把当前 Watcher 实例(也就是Dep.target)添加到 Dep 实例的 subs 数组中。在继续分析 get 函数前,我们需要弄清楚 Dep.target 的值何时被赋值为 Watcher 实例,这里我们需要从 mountComponent这个函数开始分析: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vm, el, hydrating) {
  updateComponent = 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xxx);
}
// Wather构造函数下
var Watcher = function Watcher (vm, expOrFn, cb) {
  if (typeof expOrFn === 'function') {
    this.getter = expOrFn;
  } else {
    this.getter = parsePath(expOrFn);
  }
   this.value = this.get();
}

Watcher.prototype.get = function get () {
   pushTarget(this);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function pushTarget (target) {
    targetStack.push(target);
    Dep.target = target;
}

由上述代码我们知道mountComponent函数会创建一个 Watcher 实例,在其构造函数中最终会调用 pushTarget函数,把当前 Watcher 实例赋值给 Dep.target。另外我们注意到,创建 Watcher 实例这个动作是发生在函数mountComponent内部,也就是说 Watcher 实例是组件级别的粒度,而不是说任何用到数据的地方都新建一个 Watcher 实例。现在我们再来看看 set 函数的主要调用过程: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 (newVal) {
  dep.notify();
}

Dep.prototype.notify = function notify () {
   var subs = this.subs.slice();
   for (var i = 0, l = subs.length; i < l; i++) {
      subs[i].update();
    }
}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update () {
  queueWatcher(this);
}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update () {
   // queue是一个全局数组
   queue.push(watcher);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
 
 // flushSchedulerQueue是一个全局函数
 function flushSchedulerQueue () {
    for (index = 0; index < queue.length; index++) {
      watcher = queue[index];
      watcher.run();
    }
 }
 
Watcher.prototype.run = function run () {
   var value = this.get();
}

set 函数内容有点长,但上述代码都是精简过的,应该不难理解。当改变应用数据的时候,触发 set 函数执行。它会调用 Dep 实例的 notify()方法,而 notify 方法又会把当前 Dep 实例收集的所有 Watcher 实例的 update 方法调用一遍,以达到更新所有用到该数据的视图部分。我们继续看 Watcher 实例的 update 方法做了什么。update 方法会把当前的 watcher 添加到数组 queue 中,然后把 queue 中每个 watcher 的 run 方法执行一遍。run 方法内部会执行 Wather 原型上的 get 方法,后续的调用在前文分析 mountComponent 函数中都有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总结来说,最终 update 方法会触发 updateComponent函数:

updateComponent = 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Vue.prototype._update = function (vnode, hydrating) {
  vm.$el = vm.__patch__(prevVnode, vnode);
}

这里我们注意到 _update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 vnode 。vnode 顾名思义是虚拟节点的意思,它是一个普通对象,该对象的属性上保存了生成 DOM 节点所需要数据。说到虚拟节点你是不是很容易就联想到虚拟 DOM 了呢,没错 Vue 中也使用了虚拟 DOM。前文说到 Wather 是和组件相关的,组件内部的更新就用虚拟 DOM 进行对比和渲染。_update 函数内部调用了 patch 函数,通过该函数对比新旧两个 vnode 之间的不同,然后根据对比结果找出需要更新的节点进行更新。

注:本文分析示例基于 Vue v2.6.14 版本。

链接: https://fly63.com/article/detial/11234

VueJS 实际开发中会遇到的问题

VueJS 实际开发中会遇到的问题,主要写一些 官方手册 上没有写,但是实际开发中会遇到的问题,需要一定知识基础。

vue与后台交互ajax数据

Vue.js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的前端框架。 vueJS与后台交互数据的方法我所了解的有以下几种

Vuejs讲解之:响应式、过渡效果、过渡状态

Vue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JS渐进式框架。 Vue 只关注视图层, 采用自底向上增量开发的设计。讲解js高级之响应式、过渡效果、过渡状态。

Vue响应式开发,深入理解Vue.js响应式原理

深入理解Vue.js响应式原理。Vue教程有关的视频都讲到,我习惯响应式开发,在更早的Angular1时代,我们叫它:数据绑定(Data Binding)。你只需要在Vue实例的 data() 块中定义一些数据,并绑定到HTML

vue中慎用style的scoped属性

在vue组件中,为了使样式私有化(模块化),不对全局造成污染,可以在style标签上添加scoped属性以表示它的只属于当下的模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但是为什么要慎用呢?因为scoped往往会造成我们在修改公共组件(三方库或者项目定制的组件)的样式困难,需要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基于vue移动端UI框架有哪些?vue移动端UI框架总汇

vue现在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一些比较优秀的移动端ui框架,推荐给大家,例如:mint UI、vux、vonic、vant、cube-ui、Muse-ui、Vue-Carbon、YDUI等

使用webpack提升vue应用的4种方式

webpack是开发Vue单页应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管理复杂的构建步骤,并且优化你的应用大小和性能, 使你的开发工作流更加简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使用webpack提升你的Vue应用的4种方式,包括:单文件组件、优化Vue构建过程、浏览器缓存管理、代码分离

Vue2.0用户权限控制解决方案

Vue-Access-Control是一套基于Vue/Vue-Router/axios 实现的前端用户权限控制解决方案,通过对路由、视图、请求三个层面的控制,使开发者可以实现任意颗粒度的用户权限控制。

组件化的概念/特性/优点,Vue组件的使用

Web 中的组件其实就是页面组成的一部分,具有高内聚性,低耦合度,互冲突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率,方便重复使用,简化调试步骤等。vue 中的组件是一个自定义标签形式,扩展原生的html元素,封装可重用的代码。

Vue2实例详解与生命周期

Vue的实例是Vue框架的入口,其实也就是前端的ViewModel,它包含了页面中的业务逻辑处理、数据模型等,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一系列的生命周期的事件钩子,辅助我们进行对整个Vue实例生成、编译、挂着、销毁等过程进行js控制。

点击更多...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