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前端概念是从微服务概念扩展而来的,摒弃大型单体方式,将前端整体分解为小而简单的块,这些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同时仍然聚合为一个产品出现在客户面前。可以理解微前端是一种将多个可独立交付的小型前端应用聚合为一个整体的架构风格。
微前端不是一门具体的技术,而是整合了技术、策略和方法,可能会以脚手架、辅助插件和规范约束这种生态圈形式展示出来,是一种宏观上的架构。这种架构目前有多种方案,都有利弊之处,但只要适用当前业务场景的就是好方案。
常用微前端方案:
single-spa太过于基础,对原有项目的改造过多,成本太高; iframe在所有微前端方案中是最稳定的、上手难度最低的,但它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性能低、通信复杂、双滚动条、弹窗无法全局覆盖,它的成长性不高,只适合简单的页面渲染。剩下的只有qiankun、microApp和wujie-micro了。
乾坤微前端架构则进一步对single-spa方案进行完善,主要的完善点:
总结一下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成本上:
风险上:
京东1年前出品,官网地址:https://micro-zoe.github.io/micro-app/
功能上:
成本:
风险:
腾讯今年7月份出品,官网地址:https://wujie-micro.github.io/doc/guide/start.html。
功能上:
成本:
风险:
qiankun 方案对 single-spa 微前端方案做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遗留下来了不少问题长时间没有解决; micro-app 方案对 qiankun 方案做了较多提升但基于 qiankun 的沙箱也相应会继承其存在的问题; EMP 方案基于 webpack 5 联邦编译则约束了其使用范围; 目前的微前端方案在用户的核心诉求上都没有很好的满足,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正常的一些轻量业务,是没有必要引入微前端的概念,这样只会自找麻烦,只有在业务触及了巨石应用范畴,给开发人员带来困扰的时候,才需要引入,以便解决一下通用问题,并保证具备以下能力:
适合的业务场景:
具体什么样的情形适合使用微前端?
场景1:老项目使用的jquery,新项目使用的是vue,两个项目都要共存。或者老项目是使用的jquery,突然要在老项目上开发新功能,jquery没有什么人用了,此时使用其他技术,例如vue开发新功能。
场景2:一个项目里面的不同功能模块由不同的前端技术团队在做,两个前端团队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栈,且各个团队相对独立,独立仓库、独立部署、独立构建。
当前调度项目采用微前端会面临哪些问题?
微前端架构是一种类似于微服务的架构,它将微服务的理念应用于浏览器端,即将 Web 应用由单一的单体应用转变为多个小型前端应用聚合为一的应用。由此带来的变化是,这些前端应用可以独立运行、独立开发、独立部署。
在 Web 开发导论/微前端与大前端一文中,笔者简述了微服务与微前端的设计理念以及微前端的潜在可行方案。微服务与微前端,都是希望将某个单一的单体应用,转化为多个可以独立运行、独立开发、独立部署、独立维护的服务或者应用的聚合
“微前端架构”是一种使用微服务模式构建前端应用的方法。微前端的理念是将你的前端拆分为一组可独立部署、松散耦合的应用。然后将这些应用组装在一起以创建面向用户的单个应用程序
在过去的几星期里,随着 Martin Fowler 博客上,那篇 Cam Jackson 写的微前端的文章发布,到处都在讨论 Microfrontend。作为一个微前端 “专家”,我也分享一下:如何去落地微前端
微前端架构是一种设计方法,其中,前端应用被分解为多个松散而协同工作的半独立“微应用”。微前端的思想来源于微服务,其名称也遵循了微服务的命名方式。那么,微前端的优势和好处在哪?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篇微前端教程来了解
就目前来看,微前端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的深入研究,当前也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不过本文不是想要来介绍微前端,更想介绍项目如何一步步到达微前端架构的实际需求
核心的就是渲染器,它提供了最基础渲染能力,有了它,你可以实现微前端、微服务、远程组件、首屏渲染,甚至可以和 React、EJS 等配合使用。
微前端开发常见问题汇总,前端应用可以独立运行、独立开发、独立部署。微前端不是单纯的前端框架或者工具而是一套架构体系。其在开发中会有各种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Single SPA 是一个用于前端微服务的 javascript 框架。它使你可以在单页应用中使用多个框架,这样就可以按功能拆分代码,并 能使 Angular、React、Vue.js 程序一起运行
不同于单纯的前端框架/工具,微前端是一套架构体系,这个概念最早在2016年底由 ThoughtWorks 提出。 微前端是一种类似于微服务的架构,它将微服务的理念应用于浏览器端,将 Web 应用从整个的「单体应用」转变为多个小型前端应用的「聚合体」。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