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6:Vapor Mode把虚拟 DOM“编译没了”的那一刻
一句话版本:在 <script setup vapor> 下,vue 编译器直接把你的 <template> 编译成“直达真实 dom 的更新函数”,跳过 VDOM 的创建与 diff。代码几乎不改,页面更快、包更小。
为什么当年要有 VDOM
早期框架直接手搓 DOM,既慢又容易出错。VDOM 的套路是:
生成新的虚拟树 和旧树 diff 计算最小变更 一次性打到真实 DOM
这大幅降低了心智负担,但“创建 VNode + 运行时 diff”本身要吃 CPU 和内存。Vue 3 通过静态提升、Patch Flag 等优化掉了大量浪费,但仍然要在运行时构建/对比 VNode。
Vapor Mode 怎么做的
Vapor Mode 怎么做的
Vapor 把工作前移到编译期。编译器把 <template> 变成直连 DOM 的更新代码,不再生成 VNode 也不做运行时 diff。它会:
创建 DOM 节点 精确追踪哪个节点依赖哪个响应式值 值变了,就只更新那一个节点
你写的仍是普通组件:
<script setup vapor>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script>
<template>
<button @click="count++">
Count: {{ count }}
</button>
</template>
编译产物的要点(意译):
// 创建 <button>,设置文本与点击事件
// 订阅 `count`,只在 count 变化时更新文本节点
依旧靠 Vue 的响应式(Proxy + effect 追踪)来精准触发最小更新:更少 JS、占更少内存、更新更快。
性能收益(来自官方/基准示例)
性能收益(来自官方/基准示例)
包体(Hello World):VDOM 22.8 kB → Vapor 7.9 kB(-65%) 复杂列表 diff:Vapor ≈ 1.66×(~40% 更快) 内存峰值:Vapor ≈ 58%(-42%)
结论:首包更小两倍有余,运行时内存减半左右。
如何启用
如何启用
如何启用
最小改动:在 <script setup> 上加 vapor 属性。
<script setup vapor>
// 你的代码
</script>
注意点
Options api:暂不支持,继续用 <script setup>。
自定义指令:新形态接收“值的 getter”,可返回清理函数:
const MyDirective = (el, valueGetter) => {
watchEffect(() => {
el.textContent = valueGetter()
})
return () => console.log('卸载时清理')
}官方提供 codemod 迁移旧指令。
与 UI 库互通:用 vaporInteropPlugin,常规 props / 事件 / 插槽可用,复杂组件需实测。
零 VDOM 项目脚手架:
npm init vue@latest --template vapor
何时采用:三用三不用
何时采用:三用三不用
何时采用:三用三不用
✅ 立刻用在:
首页/落地页等性能敏感模块 新项目(createVaporApp) 内部试点:跑用例、提 issue、打磨边界
❌ 暂缓使用在:
一次性迁整站(API 仍在收敛) 严重依赖 Nuxt SSR / <Transition> / <KeepAlive> 的场景 深度混用多层级 VDOM 生态库 且耦合复杂的页面
开发者最常问的 5 个问题
开发者最常问的 5 个问题
开发者最常问的 5 个问题
开发者最常问的 5 个问题
旧代码需要重写吗?不需要。多数场景只加 vapor 即可,模板/逻辑不变。
自定义指令怎么改?按“getter + 可选清理函数”的新接口改;用官方 codemod 批量迁移。
Element Plus / Ant Design Vue 能用吗?配上 vaporInteropPlugin 基本可用,复杂组件请逐个验证。
TypeScript 支持怎么样?完整支持。类型会透传,@vue/runtime-core 里新增 VaporComponent 类型;无需额外配置。
和 react Concurrent / angular Signals 比呢?Vapor 的运行时开销接近 Solid/Svelte 一档;优势在于迁移成本极低——很多场景就是**“一行 flag”**。
小结
小结
小结
小结
Vapor Mode 把“diff 工作搬到编译期”,让运行时只做精确更新。 对于追求首屏、交互速度、包体的页面来说,几乎是“白拿的收益”。
建议做法:挑一两个关键页面开 vapor 试跑,对照包体、渲染时间、内存峰值;如果稳定,就在更多模块逐步落地。
来源公众号:大迁世界
本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参考使用,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决策建议、专业指导或法律依据。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商业售卖、虚假宣传、侵权传播等非学习研究目的使用本文内容。如需分享或转载,请保留原文来源信息,不得篡改、删减内容或侵犯相关权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