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
如果你见过程序员电脑上滚动的代码流,觉得那种 “看起来很忙” 的画面很酷,那这个叫 genact 的开源项目可能会让你会心一笑。它是一个在终端里运行的 “假装忙碌” 工具,能模拟各种程序运行时的输出效果,看起来就像真的在处理复杂任务,实则只是单纯的视觉效果。
最核心的本事是模拟多种场景的终端输出。比如能假装在编译代码,屏幕上会不断滚动类似 gcc 编译时的警告和进度信息;还能模仿下载文件的进度条,从 0% 慢慢涨到 100%,中间夹杂着文件大小、速度等参数;甚至能模拟数据库查询、日志打印、代码部署等过程,输出的内容有模有样,外行人很难看出破绽。
支持的 “演技” 类型不少,除了常见的编译、下载,还有模拟比特币挖矿的哈希值滚动,假装在破解密码的字符跳动,甚至能模仿老式磁带机加载程序的滋滋声(配合终端音效)。每种模式的输出速度、内容复杂度都能调,比如让进度条走得快一点,或者让代码滚动得更密集。
安装和使用特别简单,在 Linux 或 macOS 上用包管理器(比如 apt、brew)一键就能装好,Windows 也能用 scoop 安装。启动时只需加个参数就能切换模式,比如genact --mode=compile模拟编译,genact --mode=download模拟下载,不想动脑的话直接敲genact,它会随机切换各种模式。
最常见的是 “装样子”—— 比如开会时想让屏幕看起来没闲着,打开 genact 选个编译模式,滚动的代码能帮你挡掉一些无关的搭话;或者拍 vlog 时需要一个 “程序员工作中” 的镜头,它比真写代码更可控,不用担心突然报错出戏。
对新手来说,也能用来熟悉终端环境。比如想知道 “编译程序时终端一般会显示什么”,不用真的去装编译器,运行 genact 的编译模式就能看到典型输出,虽然是假的,但能帮你建立直观印象。
偶尔也能用来活跃气氛,比如团队聚餐时在投影上放个挖矿模式,看着哈希值飞快滚动,能凑个 “假装在赚大钱” 的热闹;或者朋友问你在忙什么,打开它笑着说 “在破解宇宙的密码呢”。
它本质上就是个 “视觉特效工具”,不会真的执行任何任务,也不会消耗多少系统资源,关掉终端就停了。如果想玩得更花,还能自己改代码加新的模拟模式,项目里的代码结构很简单,懂点 Python 的话不难上手。
总之,这是个带着点幽默感的小工具,没有实际功能,却能在特定场景下派上用场,玩起来还挺解压的。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导航指引使用,具体请以第三方网站说明为准,本站不提供任何专业建议。如果地址失效或描述有误,请联系站长反馈~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手机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