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
Indiehackers 简单说就是 “独立开发者的聚集地”,这里的 “Indie” 指的是 “独立”,“Hackers” 不是咱们常说的 “黑客”,而是指那些靠自己(或小团队)开发产品、赚钱的开发者 —— 比如有人做个小工具、开发个手机 APP、搭建个小众网站,不用依赖大公司,自己就能搞定从开发到盈利的全流程,这些人就是平台的核心用户。
它不是那种满是技术代码的 “硬核论坛”,更像个 “独立开发者圈子”:有人分享自己做产品的过程,有人吐槽遇到的坑,也有人晒自己靠小产品赚了多少钱,整体氛围很接地气,不管是刚入门想尝试独立开发的新手,还是已经有成熟产品的老手,都能在这找到同类。
“产品故事” 分享区
这是平台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很多开发者会在这里写 “连载”:从 “我想做一个帮人管理书单的小工具” 开始,记录自己怎么选方向、怎么写代码、怎么上线、怎么推广,甚至怎么第一次赚到 100 美元。比如有人会说 “我花了 3 个月做了个简历生成工具,现在每个月能赚 5000 美元”,还会把自己的推广方法、成本支出全说出来,没有太多 “藏着掖着” 的东西,新手能直接学经验。
“赚钱数据” 透明化板块
很多独立开发者怕 “露富” 或怕被模仿,但在这大家反而愿意晒 “收入报表”:比如某个 APP 每个月的下载量、广告收入、用户付费情况,甚至会分析 “哪个功能带来的收入最多”“哪个推广渠道最划算”。这种透明感是它的一大特色 —— 新人能直观看到 “独立开发真的能赚钱”,也能避开别人踩过的 “不赚钱的坑”。
问题交流与互助
不管是技术问题(比如 “我的小程序怎么解决加载慢的问题”),还是非技术问题(比如 “怎么给我的产品定价”“第一次谈广告合作要注意什么”),在这里发帖都能得到回应。回复的人大多是有实战经验的开发者,不会说空话,比如有人问 “没资金怎么推广产品”,会有人回 “我当时是在 Reddit 相关社区发了产品背后的故事,没花一分钱就涨了 200 个用户”。
资源对接入口
平台里藏着不少 “实用资源”:比如有人整理的 “独立开发者常用工具清单”(从设计到开发再到推广的免费工具)、“适合小团队的收款方式”,甚至还有开发者组队的板块 —— 比如你会设计但不会写代码,有人会写代码但缺创意,在这里能找到搭档一起做产品。
新手入门:搞懂 “独立开发到底能做什么”
如果有人刚听说 “不用上班,自己做个小产品就能赚钱”,但不知道从哪开始,来这逛两天就清楚了。比如看别人的 “产品故事”,会发现 “原来不用做很复杂的 APP,一个简单的网页工具也能赚钱”,也能知道 “做产品前要先调研用户需求,而不是自己瞎琢磨”,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想法没方向:找灵感、避坑
比如你想做一个 “面向学生的学习工具”,但不知道做哪个细分方向,在这搜相关话题,可能会看到 “有人做了‘四六级单词打卡工具’赚了钱,也有人做‘考研笔记整理工具’但没人用”,就能知道 “用户更需要什么”;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失败经验,比如 “我当时没做用户调研就上线,结果用户说功能没用,白忙了 3 个月”,帮你提前避开这类错误。
遇到问题卡壳:找实战经验的人帮忙
比如你开发的产品上线后没人用,自己琢磨半天不知道怎么推广,在这发帖提问,很快会有有经验的人给具体建议 —— 不是说 “你要多推广” 这种空话,而是告诉你 “去哪个平台发内容、发什么内容能吸引目标用户”,甚至会有人帮你分析产品的问题出在哪。
老手交流:找搭档、拓圈子
如果已经有自己的产品,但想优化或拓展新方向,在这里能和同水平的开发者交流。比如你做的工具每个月能赚 3000 美元,想涨到 1 万美元,有人可能会分享 “我是怎么通过增加付费功能提升收入的”;如果想找个合伙人一起做新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人,毕竟大家都是 “独立开发” 圈子里的,理念更合拍。
总的来说,Indiehackers 不是一个 “教你写代码的技术网站”,而是一个 “帮独立开发者把想法落地、把产品做赚钱的圈子”,不管是想入门还是想提升,在这里都能找到有用的东西,氛围也很友好,没有太多行业里的 “虚话”,都是实打实的经验和干货。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导航指引使用,具体请以第三方网站说明为准,本站不提供任何专业建议。如果地址失效或描述有误,请联系站长反馈~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手机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