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程序员,想搞懂大型系统怎么设计,或者准备技术面试里的 “系统设计” 环节,那这个 GitHub 项目绝对是你的宝藏 —— 它就像一本 “系统设计实战指南”,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得明明白白,还能直接用来刷题、记考点,小白也能跟着学。
一、项目简介: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个项目是开发者 Donne Martin 维护的开源系统设计学习库,核心目标就两个:
- 帮普通人搞懂 “大型系统设计”—— 比如 Twitter 的时间线、Bitly 的短链接服务是怎么扛住千万用户访问的;
- 专门为 “系统设计面试” 准备 —— 大厂(像 Google、Amazon、Facebook)技术面常考这类题,这里直接给了题库、解题思路甚至代码和 diagrams(示意图)。
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而是把网上散落的优质资源(文章、视频、实战案例)按逻辑串起来,还加了社区补充的内容,更新很活跃(最近的提交在 2025 年 5 月),支持中文(有 README-zh-Hans.md 简体中文版),对国内开发者很友好。
二、核心功能特色:为什么值得用?
这个项目的亮点特别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全是 “能直接用” 的干货,主要分这几块:
1. 系统设计 “知识点地图”:从基础到进阶,不迷路
它把 “系统设计” 这个大话题拆成了一个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讲清楚 “是什么、怎么用、优缺点”—— 毕竟系统设计里没有 “绝对正确”,全是权衡取舍。
比如你会学到:
- 基础理论:比如 “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区别”(单用户用着慢是性能问题,人多了才慢是可扩展性问题)、CAP 定理(分布式系统里,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只能三选二);
- 核心组件:CDN 怎么加速静态资源、负载均衡器怎么分配流量、缓存(Redis/Memcached)该怎么选、数据库分库分表(分片)怎么搞;
- 实战模式:比如 “缓存更新策略”,它会讲清楚什么时候用 “Cache-aside”(读的时候才查缓存,适合读多写少)、什么时候用 “Write-through”(写缓存时同步写数据库,适合数据不能丢的场景)。
每个知识点都配了示意图和 “延伸阅读链接”,比如讲 DNS 时,会放一张 “DNS 解析过程图”,还附了 Wikipedia 的详细解释,想深挖随时能跳过去。
2. 面试 “刷题包”:真题 + 答案,直接练
大厂系统设计面试常考的题,这里几乎都覆盖了,而且每套题都给了 “完整解题思路”,不是只给个结论。
比如:
- 设计 Bitly(短链接服务):会讲清楚 “怎么生成短码(MD5+Base62)、怎么存(SQL 还是 NoSQL)、怎么扛住高并发(加缓存 + 负载均衡)”;
- 设计 Twitter 时间线:会拆解成 “发推文的写服务、读时间线的读服务、粉丝推送的‘扇出’机制”,还附了架构图;
- 设计缓存(LRU):直接给了 Python 代码实现,连边界情况(比如缓存满了怎么删最久不用的)都考虑到了。
题目的答案都放在 solutions/ 文件夹里,点开就能看,还能对比自己的思路和 “标准答案” 差在哪。
3. Anki 记忆卡:碎片时间记考点
系统设计知识点又多又杂,比如 “CAP 定理里 CP 和 AP 分别适合什么场景”“各种数据库(Redis、MongoDB、HBase)的适用场景”,记不住很正常。
项目提供了 3 套 Anki 卡片:
- 系统设计核心概念卡(比如 “什么是分片”“负载均衡的两种模式”);
- 系统设计习题卡(比如 “设计 Pastebin 要考虑哪些约束”);
- 面向对象设计卡(比如 “设计停车场系统的类结构”)。
Anki 是按 “间隔重复” 原理记东西的,通勤、等电梯时掏出来刷一刷,知识点记得特别牢。
4. 学习指南:按 “面试时间” 规划,不瞎学
很多人刚开始学会懵:“我还有 1 个月面试,该先看什么?”
项目直接给了 “时间轴规划表”,按 “短期(1-2 周)、中期(1 个月)、长期(2 个月以上)” 分了优先级:
- 短期(冲面试):先看 “系统设计基础知识点”+ 刷 5-10 道高频题 + 看目标公司的技术博客(比如面 Facebook 就看 Facebook 怎么设计照片存储);
- 中期:再深入学 “缓存策略”“数据库优化”+ 刷完大部分题 + 看 “真实系统架构”(比如 Google 怎么设计 Bigtable);
- 长期:研究 “分布式计算”“一致性哈希” 这些深入话题 + 参与社区贡献(比如补全某道题的答案)。
完全不用自己瞎琢磨 “先学啥”,跟着指南走就行。
5. 真实案例:看大厂怎么干的
光刷题不够,得知道 “真实世界的系统是怎么设计的”。项目里有两大块真实案例:
- 真实系统架构:比如 Google 的 GFS 文件系统、Twitter 的 Storm 实时数据处理系统、Amazon 的 DynamoDB 数据库,讲清楚这些系统 “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技术、踩过什么坑”;
- 大厂技术博客汇总:直接给了 Airbnb、Facebook、Netflix、Uber 等公司的 engineering blog 链接,想了解某家公司的技术栈,点进去就能看(比如想知道 Instagram 怎么存上亿张照片,直接看它的技术博客就行)。
三、应用场景:谁该用这个项目?
1. 准备大厂技术面试的程序员
不管你是应届生还是有几年经验的工程师,只要面 “后端开发”“系统架构师” 这类岗位,几乎都会遇到系统设计题。比如:
- 面试官可能问:“设计一个支持百万用户的聊天 app,怎么保证消息不丢、延迟低?”
- 或者问:“如果你的服务突然多了 10 倍流量,该怎么优化?”
用这个项目刷题、学知识点,面试时能有条理地回答(比如先讲 “需求约束”,再画架构图,最后说 “可能的瓶颈和优化方案”),不会慌。
2. 想转后端 / 架构师的开发者
比如你之前做前端,现在想转后端,得搞懂 “后端系统怎么扛住高并发”;或者你是初级后端,想往架构师走,得学 “怎么拆分服务、怎么选中间件”。
项目从 “基础概念” 到 “实战案例” 讲得很细,比如 “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怎么发现其他服务(Consul/Etcd)”,没有太多专业术语,小白也能看懂。
3. 想补 “分布式系统” 知识的学生 / 职场人
很多大学课程讲分布式系统偏理论,比如 “一致性算法”,但没说 “实际工作中怎么用”。这个项目里的 “缓存”“消息队列”“负载均衡” 都是工作中天天要考虑的,学完能直接用到实际项目里。比如你做一个小网站,想加缓存提升速度,就知道该用 “Cache-aside” 策略,用 Redis 存热点数据。
四、怎么用这个项目?
- 先看首页的 README.md(中文看 README-zh-Hans.md),过一遍 “学习指南”,确定自己的学习节奏;
- 按 “系统设计知识点” 顺序学(从 “性能 vs 可扩展性” 开始,再学 “CDN”“负载均衡”“数据库”),每个知识点看完后,找对应的题练手;
- 刷 Anki 卡片:把项目里的 Anki 包导入 Anki 软件,每天花 10 分钟刷;
- 看真实案例:比如你想了解 “怎么设计高可用系统”,就去看 “Twitter 怎么处理 3000 QPS 的请求”,学它的容错方案;
- 有疑问或想补充内容:可以提 Issue 或 PR(项目有 CONTRIBUTING.md 指南,教你怎么贡献代码 / 翻译 / 补题解)。
五、总结:为什么推荐这个项目?
它最厉害的地方是 “接地气”—— 没有堆砌理论,全是 “能直接用在面试和工作里” 的干货。不管你是想冲大厂面试,还是想补系统设计基础,甚至想了解大厂真实架构,这个项目都能满足你。而且它是开源的,社区一直在更新,比如 2025 年还在更新 “lecloud.net 链接”,不用担心内容过时。
如果你对 “怎么设计一个能扛住千万用户的系统” 感兴趣,或者正在为系统设计面试发愁,直接去 GitHub 搜这个项目,点开就能学 —— 完全免费,还不用注册。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导航指引使用,具体请以第三方网站说明为准,本站不提供任何专业建议。如果地址失效或描述有误,请联系站长反馈~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链接: https://fly63.com/nav/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