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
如果你爱听有深度的故事、想了解前沿知识,又或者偶尔想找点能启发思考的内容,那 TED 这个网站绝对值得逛逛。它不是那种满是八卦或碎片化信息的平台,更像一个 “全球智慧分享站”,把各行各业厉害的人聚到一起,用轻松易懂的方式讲专业、有温度的话题。下面就从里到外给你捋捋,帮你快速搞懂它到底是个啥、能用来干啥。
TED 一开始是 1984 年在美国发起的一个小会议,名字是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三个词的缩写 —— 最早就是想让这三个领域的人聊聊想法。后来慢慢做大,现在早就不局限这三类了,变成了一个非营利组织,核心口号是 “Ideas change everything”(想法改变一切)。
现在的 TED 网站,就是把它最核心的 “智慧内容” 全搬到了线上,面向全世界免费开放。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只要能上网,就能看到来自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心理学家、环保人士甚至普通创业者的分享 —— 没有复杂的术语堆砌,大多是用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把复杂知识拆成普通人能听懂的内容。
逛 TED 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内容做得特别 “贴人”,不是硬邦邦的知识灌输,而是让你愿意主动看下去、想下去。主要有这几个特色:
它把所有内容按主题分了好几十类,不用你在海量信息里瞎翻。比如你最近对 AI 感兴趣,点 “AI” 分类,就能看到从 “AI 会不会偷艺术家的作品” 到 “怎么规避 AI 的风险” 这类实用话题;要是想解决育儿问题,点 “Psychology(心理学)” 或 “Parenting” 相关内容,就能看到儿童心理专家讲 “怎么控制对孩子的脾气”;甚至你好奇 “不睡觉会怎么样”“自己跟自己说话正常吗” 这种日常小问题,在 “Science(科学)”“Health(健康)” 分类里也能找到答案。
常见的分类还包括:
TED 最招牌的是 “TED 演讲”,但不止这一种,还有专门给学生和科普爱好者做的 “TED-Ed”,两种形式各有侧重:
要是你没时间看视频(比如通勤、做家务时),TED 还有播客(Podcast) 功能 —— 比如 “TED Talks Daily” 每天更一期,内容是精选的演讲音频;“TED Book Club” 会聊热门书籍,相当于 “听人帮你拆解好书”。
另外,它还有 “newsletters(邮件订阅)” 功能,你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比如 AI、职场、心理健康),它会定期把最新、最相关的内容发到你邮箱,不用总记着上网站刷,就能收到新鲜知识。
TED 不只是让你 “知道点新知识”,还会引导你 “用起来”。比如:
其实 TED 没有 “特定用户”,只要你有 “想了解点什么” 的需求,都能用上。常见的场景有这些:
要是你平时就爱琢磨 “宇宙怎么来的”“大脑怎么工作的”“未来食物会是什么样”,TED 的 “科学”“科技” 分类能让你过足瘾 —— 比如 “人类能离太阳多近”“怎么逆向解析人类大脑”,都是既专业又不枯燥的内容,比看纪录片更省时间。
通勤、做饭、健身时,不想听没营养的八卦,就可以打开 TED 的播客 —— 比如听一期 “怎么减少人际对立”“某本好书的解读”,不知不觉就补了知识,比刷短视频收获多。
优点很明显:内容免费、质量高、通俗易懂,还能适配不同场景(看、听、读都行),而且没有广告骚扰(它靠少量合作赞助维持,不会弹乱七八糟的广告)。
小提醒:它的内容大多是 “浓缩精华”,比如一个演讲只讲一个核心观点,如果你想深入研究某个领域,TED 更适合 “入门”,之后还得找更专业的资料 —— 但作为 “打开视野、启发思考” 的工具,它绝对是顶流。
总的来说,TED 不是那种让你 “沉迷刷不停” 的网站,而是 “需要的时候能找到有用的,偶尔逛也能有新启发” 的地方。不管你是想补知识、解困惑,还是单纯想听听 “厉害的人怎么想问题”,上去逛 10 分钟,大概率能有小收获。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导航指引使用,具体请以第三方网站说明为准,本站不提供任何专业建议。如果地址失效或描述有误,请联系站长反馈~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手机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