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
《百家姓》这本书籍的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它出现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时期,战国时期还编写了《世本》,以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但是在宋朝时已经毁灭。根据史书记载,姓氏最早能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那时候的姓氏几乎都是女字旁。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注音者据清徐士业刻《徐氏三种》本进行核对注音,画底线的为复姓,便于现代学生传诵,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於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後,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的前八十名排名如下: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
在2020年的百家姓排名中,“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这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其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姓”,一共有72.6万人,最少的是顾姓,只有1.7万人,其中欧阳是最大的复姓,一共有111.2万人。
手机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