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程序员的现实处境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处,程序员这个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到了中年阶段,很多同行都会遇到相似的困扰。最近和几位同事聊了聊,发现大家普遍面临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都很让人头疼,但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第一种情况:技术强但竞争激烈
在这种环境里,代码质量要求很高,技术基础也很扎实。大家对什么是好的设计都有共同的认识。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太难了,经常一两个月都看不到明显进展。
有时候,一个季度只要能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就很不错了。但是公司的绩效考核压力很大,这种压力从上到下层层传递。慢慢地,正常的竞争就变味了。
谁能拿到容易出成绩的任务,谁就是领导眼里的红人。在这种地方,能安心写代码反而成了某种福利。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工作环境确实变得像宫廷剧一样复杂。
推卸责任和讨好领导成了重要的生存技能。背后使绊子和抢别人功劳也能帮你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学得圆滑一些。那些坚持原则的老实人,往往最容易吃亏。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高。上面有经验丰富、能力超群的技术大佬,下面有敢想敢干、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才。夹在中间,压力确实不小。如果你的技术不够好,反而希望学历低一些,这样至少不会太丢脸。
在这里做事,如果能成功解决难题,确实很有成就感,甚至可以说创造了价值。但成功并不容易,光靠加班没有用。人际关系很重要,但前提是你自己也要有真本事。简单来说,做人可以灵活,但做事必须认真。太过单纯的人很难生存。
在这里活下去的关键是掌握核心业务。你需要有能力,也要懂得争取机会。有能力的人很多,所以会争取更重要。
第二种情况:技术混乱但求稳定
这种情况正好相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代码质量很差。大家对什么是好的技术方案各有各的看法,而且很多看法都不太靠谱。基础设施要么没有,要么不可靠,大量时间都花在填补前人留下的坑上。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坑有多大,会不会让你前功尽弃。
写代码就像在清理垃圾,每天都在纠结是继续将就,还是彻底重构。写得快被看作有本事,加班多被当作态度好,能把糟糕的代码堆高而不垮掉就是大功臣。
这里分为两派人:一派继续制造问题,一派想要解决问题。制造问题的人比较多,目标一致,互相配合。想解决问题的人少,能力又不足以改变现状,而且各有各的想法,不够团结。
之所以没有爆发大冲突,主要是因为考核不严,大家都能混口饭吃。另外双方实力也差不多。
中间派最难受,他们知道应该解决问题,但也明白如果问题都解决了,很多人就没事可做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装糊涂。明知是坑,也得跟着往下跳。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个烂摊子在自己手上垮掉。
所以中间派活得很累,既要容忍别人制造问题,又要及时补救防止出事。结果两边都不讨好,都被认为是假清高。
在技术水平上,高级工程师做不到独当一面,中级工程师互相不服气,初级工程师则天不怕地不怕。夹在中间,只要低调随和,就不会有太大压力。毕竟在水平都不高的环境里,大家都差不多。但如果表现得太突出,反而会让别人不安。在这里,连争宠的资格都没有。
做事方面,只要愿意做肯定能完成,但过程很痛苦,坑实在太多了。而且就算做成了也没什么成就感,因为本来就不应该这么困难。就像给冤案平反,而这个冤案就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所以谈不上什么英雄。
由于利益冲突不大,人际关系反而比较体面。做事不讲究原则可以进展更快,但坚持原则也不会被排挤。简单说,做事可以灵活,做人可以有自己的底线。
在这里生存的关键是建立技术壁垒。要素是:维护那些别人看不懂的代码,并且任劳任怨。既然没有高深技术,复杂的代码就是壁垒(至少能唬住外行),任劳任怨会更受欢迎。
找到自己的路
对中年程序员来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其中一种情况。很难说哪种更好,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每条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少些固执,多些适应。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你在意和在意你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行业里,保持学习很重要,但保持心态平和同样重要。技术会更新,环境会变化,但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走得长远。
本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参考使用,不构成任何决策建议或专业指导。分享/转载时请标明原文来源,同时请勿将内容用于商业售卖、虚假宣传等非学习用途哦~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