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r:在函数A内用defer关键字调用的函数B会在在函数A return后执行。
先看一个基础的例子,了解一下defer的效果
func main() {
fmt.Println("in main func:", foo())
}
func foo() int {
i := 0
defer fmt.Println("in defer :", i)
i = 1000
fmt.Println("in foo:", i)
return i+24
}
这段代码运行后会打印出
in foo: 1000
in defer : 0
in main func: 1024
变量i初始化为0,defer指定fmt.Println函数延迟到return后执行,最后main函数调用foo打印返回值。
函数中会申明使用很多变量资源,函数结束时,我们通常会对它们做一些处理:销毁、释放(例如数据库链接、文件句柄、流)。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return语句之前处理这些事情。
但是,如果函数中包含多个return,这些处理我们需要在每个return之前都操作一次,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遗漏,代码维护时也很麻烦。
例如,在不用defer的时候,代码可能会这样写:
func foo(i int) int {
if i > 100 {
fmt.Println("不是期待的数字")
return 0
}
if i < 50 {
fmt.Println("不是期待的数字")
return 0
}
return i
}
使用defer后,代码可以这样写
func foo(i int) int {
defer func() {
fmt.Println("不是期待的数字")
}()
if i > 100 {
return 0
}
if i < 50 {
return 0
}
return i
}
defer在同一个函数中可以使用多次。多个defer指定的函数执行顺序是"先进后出"。为什么呢 ?
可以这样理解:defer关键字会使其以下的代码先执行后再执行它指定的函数,包括其下的defer语句也会比其先执行,依此类推。这个顺序非常必要,因为在函数中,后面定义的对象可能依赖前面的对象,否则如果先出现的defer执行了,很可能造成后面的defer执行的时候出现异常。所以,Go语言设计defer的时候是按先进后出的顺序执行的。
例子:
func foo() {
i := 0
defer func() {
i--
fmt.Println("第一个defer", i)
}()
i++
fmt.Println("+1后的i:", i)
defer func() {
i--
fmt.Println("第二个defer", i)
}()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defer func() {
i--
fmt.Println("第三个defer", i)
}()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
运行后可以看到
+1后的i: 1
再+1后的i: 2
再+1后的i: 3
第三个defer 2
第二个defer 1
第一个defer 0
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函数执行后,先进后出执行defer并逐步处理变量的过程。
网上有一些总结是说:defer指定的函数的参数在 defer 时确定,但,这只是一个总结,真正的原因是, Go语言除了map、slice、chan都是值传递。
改造一下上面这个例子
func foo() {
i := 0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一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1后的i:", i)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二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三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
得到的结果
+1后的i: 1
再+1后的i: 2
再+1后的i: 3
第三个defer 2
第二个defer 1
第一个defer 0
可能会有人觉得有一点出乎预料,i在return时不是已经被计算到3了吗?,为什么延迟执行的defer指定的函数里的i不是3呢?
defer关键字指定的函数是在return后执行的,这很容易让人想象在return后调用函数。
但是,defer指定的函数是在当前行就调用了的,只是延迟到return后执行,而不等同于“移动”到return后执行,因此调用时传递的是当前的参数的值。
那么如果希望defer指定的的函数参数的值是经过后面的代码处理过的,可以传递指针参数给defer指定的函数。
改造一下代码:
func foo() {
i := 0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一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1后的i:", i)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二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defer func(k *int) {
fmt.Println("第三个defer", *k)
}(&i)
i++
fmt.Println("再+1后的i:", i)
}
运行后得到
+1后的i: 1
再+1后的i: 2
再+1后的i: 3
第三个defer 3
第二个defer 3
第一个defer 3
在开头的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到,defer是在foo执行完,main里打印返回值之前执行的,但是没有影响到main里的打印结果。
这还是因为相同的原则 Go语言除了map、slice、chan都是值传递
比较一下foo1和foo2两个函数的结果:
func main() {
fmt.Println("foo1 return :", foo1())
fmt.Println("foot return :", foo2())
}
func foo1() int {
i := 0
defer func() {
i = 1
}()
return i
}
func foo2() map[string]string {
m := map[string]string{}
defer func() {
m["a"] = "b"
}()
return m
}
运行后,打印出
foo1 return : 0
foot return : map[a:b]
两个函数不同之处在于的返回值的类型,foo1中,int类型return后,defer不会影响返回结果,但是在foo2中map类型是引用传递,所以defer会改变返回结果。
这说明,在return时,除了map、slice、chan,其他类型return时是将值拷贝到一个临时变量空间,因此,defer指定的函数内对函数内的变量的操作不会影响返回结果的。
还有一种情况,给函数返回值申明变量名,,这时,变量空间是在函数执行前申明出来,return时只是返回这个变量空间的内容,因此defer能够改变返回值。
例如,改造一下foo1函数,给它的返回值申明一个变量名i:
func foo1() (i int) {
i = 0
defer func() {
i = 1
}()
return i
}
再运行,可以看到 :
foo1 return : 1
返回值被defer指定的函数修改了。
在Go语言里,defer有一个经典的使用场景就是recover.
在函数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在很多地方都会出现panic,panic后如果不调用recover,程序会退出,为了不让程序退出,我们需要在panic后调用recover,但,panic后的代码不会执行,recover是不可能在panic后调用,然而panic所在的函数内defer指定的函数可以执行,所以recover只能在defer指定的函数中被调用,并且只需要在1个defer指定的函数中处理。
例如:
func panicfunc() {
defer func() {
fmt.Println("before recover")
recover()
fmt.Println("after recover")
}()
fmt.Println("before panic")
panic(0)
fmt.Println("after panic")
}
运行后,打印出:
before panic
before recover
after recover
原文来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9063371
classList是一个DOMTokenList的对象,用于在对元素的添加,删除,以及判断是否存在等操作。以及如何兼容操作
js的原型链,得出了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结论。对于一个对象上属性的查找是递归的。查找属性会从自身属性(OwnProperty)找起,如果不存在,就查看prototype中的存在不存在。
arguments是什么?在javascript 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讲解JavaScript 之arguments的使用总结,包括arguments.callee和arguments.calle属性介绍。
WebSocket是HTML5下一种新的协议,为解决客户端与服务端实时通信而产生的技术。其本质是先通过HTTP/HTTPS协议进行握手后创建一个用于交换数据的TCP连接
HTML文档在浏览器解析后,会成为一种树形结构,我们需要改变它的结构,就需要通过js来对dom节点进行操作。dom节点(Node)通常对应的是一个标题,文本,或者html属性。
javascript中基本类型指的是那些保存在栈内存中的简单数据段,即这种值完全保存在内存中的一个位置。 引用类型指那些保存在堆内存中的对象,意思是变量中保存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指向内存中的另一个位置,该位置保存对象。
apply 、 call 、bind 三者都是用来改变函数的this对象的指向的;第一个参数都是this要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想指定的上下文;都可以利用后续参数传参;bind 是返回对应函数,便于稍后调用;apply 、call 则是立即调用 。
在js中有句话叫一切皆对象,而几乎所有对象都具有__proto__属性,可称为隐式原型,除了Object.prototype这个对象的__proto__值为null。Js的prototype属性的解释是:返回对象类型原型的引用。每个对象同样也具有prototype属性,除了Function.prototype.bind方法构成的对象外。
Js支持“=”、“==”和“===”的运算符,我们需要理解这些 运算符的区别 ,并在开发中小心使用。它们分别含义是:= 为对象赋值 ,== 表示两个对象toString值相等,=== 表示两个对象类型相同且值相等
js的变量分为2种类型: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变量是指只能在变量被声明的函数内部调用,全局变量在整个代码运行过程中都可以调用。值得注意的js中还可以隐式声明变量,而隐式声明的变量千万不能当做全局变量来使用。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