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Python编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实践。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快速掌握基本概念并看到实际效果。
打印文字信息:
print("你好,Python世界!")运行结果:
你好,Python世界!输出变量内容:
age = 20
name = "张三"
print("姓名:", name)
print("年龄:", age)运行结果:
姓名: 张三
年龄: 20基本计算:
# 定义变量
长度 = 15
宽度 = 8
# 计算面积
面积 = 长度 * 宽度
周长 = 2 * (长度 + 宽度)
print("矩形信息:")
print("长度:", 长度)
print("宽度:", 宽度)
print("面积:", 面积)
print("周长:", 周长)更复杂的计算:
# 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半径 = 5
圆周率 = 3.14159
圆面积 = 圆周率 * 半径 ** 2
圆周长 = 2 * 圆周率 * 半径
print(f"半径为{半径}的圆:")
print(f"面积: {圆面积:.2f}")
print(f"周长: {圆周长:.2f}")创建和访问列表:
# 创建学生名单
学生列表 = ['小明', '小红', '小刚', '小丽']
print("班级学生名单:")
print("第一个学生:", 学生列表[0])
print("第二个学生:", 学生列表[1])
print("最后一个学生:", 学生列表[-1])
# 列表长度
print("班级人数:", len(学生列表))遍历列表:
水果列表 = ['苹果', '香蕉', '橙子', '葡萄']
print("我喜欢的水果:")
for 水果 in 水果列表:
print("- " + 水果)基本条件判断:
分数 = 85
if 分数 >= 90:
print("成绩优秀")
elif 分数 >= 80:
print("成绩良好")
elif 分数 >= 70:
print("成绩中等")
elif 分数 >= 60:
print("成绩及格")
else:
print("成绩不及格")多个条件组合:
年龄 = 25
有身份证 = True
if 年龄 >= 18 and 有身份证:
print("可以办理银行卡")
else:
print("不符合办卡条件")数字序列:
print("1到10的数字:")
for 数字 in range(1, 11):
print(数字, end=' ')
print() # 换行
print("1到10的偶数:")
for 数字 in range(2, 11, 2):
print(数字, end=' ')倒计时程序:
print("倒计时开始!")
倒计时 = 5
while 倒计时 > 0:
print(f"{倒计时}...")
倒计时 -= 1
print("时间到!")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序列,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使用while循环:
print("斐波那契数列(小于100):")
a, b = 0, 1
while b < 100:
print(b, end=' ')
a, b = b, a + b输出结果: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使用for循环:
print("前10个斐波那契数:")
a, b = 0, 1
for i in range(10):
print(f"第{i+1}个: {b}")
a, b = b, a + b简单计算器:
print("简单计算器")
print("1. 加法")
print("2. 减法")
print("3. 乘法")
print("4. 除法")
选择 = input("请选择操作(1-4): ")
数字1 = float(input("输入第一个数字: "))
数字2 = float(input("输入第二个数字: "))
if 选择 == '1':
结果 = 数字1 + 数字2
print(f"{数字1} + {数字2} = {结果}")
elif 选择 == '2':
结果 = 数字1 - 数字2
print(f"{数字1} - {数字2} = {结果}")
elif 选择 == '3':
结果 = 数字1 * 数字2
print(f"{数字1} × {数字2} = {结果}")
elif 选择 == '4':
if 数字2 != 0:
结果 = 数字1 / 数字2
print(f"{数字1} ÷ {数字2} = {结果}")
else:
print("错误:除数不能为零")
else:
print("无效选择")学生成绩统计:
# 学生成绩数据
学生成绩 = {
'小明': [85, 92, 78],
'小红': [90, 88, 95],
'小刚': [76, 85, 80]
}
print("学生成绩统计:")
for 姓名, 成绩列表 in 学生成绩.items():
总分 = sum(成绩列表)
平均分 = 总分 / len(成绩列表)
print(f"{姓名}: 总分{总分}, 平均分{平均分:.1f}")使用end参数:
# 在同一行输出
print("正在加载", end='')
for i in range(5):
print(".", end='', flush=True)
import time
time.sleep(0.5)
print(" 完成!")
# 用逗号分隔
数字列表 = [1, 2, 3, 4, 5]
for 数字 in 数字列表:
print(数字, end=', ')
print() # 最后换行对齐输出:
商品列表 = [("苹果", 8.5), ("香蕉", 6.0), ("橙子", 7.2)]
print("商品价格表:")
print("-" * 20)
for 商品, 价格 in 商品列表:
print(f"{商品:4} - ¥{价格:5.1f}")个人信息登记系统:
print("=== 个人信息登记 ===")
# 收集信息
姓名 = input("请输入姓名: ")
年龄 = int(input("请输入年龄: "))
城市 = input("请输入所在城市: ")
兴趣 = input("请输入兴趣爱好(用逗号分隔): ")
# 处理兴趣列表
兴趣列表 = [兴趣.strip() for 兴趣 in 兴趣.split(',')]
# 显示信息
print("\n登记信息汇总:")
print(f"姓名: {姓名}")
print(f"年龄: {年龄}")
print(f"城市: {城市}")
print("兴趣爱好:")
for i, 兴趣 in enumerate(兴趣列表, 1):
print(f" {i}. {兴趣}")
# 年龄判断
if 年龄 < 18:
print("您还未成年")
elif 18 <= 年龄 < 60:
print("您是成年人")
else:
print("您是老年人")从简单开始:先运行这些基础例子,理解每行代码的作用
修改尝试:改变变量值,看看输出如何变化
组合使用:把不同的概念组合起来创建新程序
解决问题:思考如何用Python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记住,编程是实践技能。不要害怕犯错,每个错误都是学习的机会。从这些基础开始,逐步构建更复杂的程序,你会慢慢掌握Python编程的精髓。坚持练习,你一定能写出有用的程序。
本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参考使用,不构成任何决策建议或专业指导。分享/转载时请标明原文来源,同时请勿将内容用于商业售卖、虚假宣传等非学习用途哦~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