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titch 是谷歌于 2025 年 Google I/O 大会发布的 AI 驱动 UI 设计工具,定位为“设计师的 AI 副驾驶”,核心价值在于“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做设计”。该工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或粗略草图,即可快速生成移动及 Web 应用的高质量用户界面,并直接导出可运行的前端代码或 Figma文件,从根本上简化了传统 UI/UX 设计与前端开发流程。
作为 Google Labs 推出的实验性工具,Stitch 依托 Google DeepMind 研发的 Gemini Pro 与 Gemini Flash先进 AI 模型,具备强大的多模态理解能力。其技术原理在于将用户输入的文本提示(如“一个包含用户名和密码字段的登录界面”)或图像草图,转化为结构化的 UI 设计方案,同时确保跨平台设计一致性并遵循特定设计规则。这种从创意到落地的高效转化,使得独立开发者、UX/产品设计师及快速原型设计场景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复杂界面的设计与代码生成。
Stitch主要功能
- 文本生成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英语描述来生成用户界面(UI)设计。Stitch 能根据描述生成相应的设计。
- 图像生成设计:用户可以上传草图、截图或线框图等视觉素材,Stitch 能识别这些图像生成相应的UI设计。
- 图像识别与转换:Stitch 基于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将图像中的元素转化为实际的UI组件,支持多种图像格式。
- 代码生成:设计完成后,Stitch 可以生成简洁、可用的前端代码,支持html、css和JavaScript等多种编程语言。
- 代码优化:生成的代码经过优化,确保高效运行,用户可以直接将其部署到实际项目中。
- 与Figma集成:生成的设计可以无缝粘贴到Figma中,方便团队协作和进一步优化。
- 文本与图像结合:用户可以同时使用文本描述和图像输入,Stitch 能综合这些信息生成更精准的设计。
- 交互式设计:用户可以在生成的设计上进行实时编辑和调整,Stitch 会即时反馈并更新设计。
Stitch应用场景
- 设计师:设计师可以快速将创意转化为可视化的界面设计,通过简单的文本描述或草图即可生成初步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在早期阶段快速验证设计概念,节省时间和精力。
- 开发者:开发者可以用 Stitch 生成的前端代码,快速搭建出可运行的原型,进行功能测试和用户反馈收集。
- 教学工具:在设计和开发相关的课程中,Stitch 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UI 设计和前端开发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际操作生成设计和代码,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
- 实践平台:学生和新手开发者可以用 Stitch 进行实践,快速生成项目原型,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 个人开发者:个人开发者可以用 Stitch 快速生成个人项目的界面设计和代码,专注于核心功能的开发。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导航指引使用,具体请以第三方网站说明为准,本站不提供任何专业建议。如果地址失效或描述有误,请联系站长反馈~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链接: https://fly63.com/nav/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