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依赖虚拟dom的框架,都需要「比较前后节点变化」的Diff算法。
网上有大量讲解Diff算法逻辑的文章。然而,即使作者语言再精练,再图文并茂,相信大部分同学看完用不了多久就忘了。
今天,我们换一种一劳永逸的学习方法 —— 实现react的核心Diff算法。
不难,只有40行代码。不信?往下看。
试想,Diff算法需要考虑多少种情况呢?大体分三种,分别是:
节点属性变化,比如:
// 更新前
<ul>
<li key="0" className="before">0</li>
<li key="1">1</li>
</ul>
// 更新后
<ul>
<li key="0" className="after">0</li>
<li key="1">1</li>
</ul>
节点增删,比如:
// 更新前
<ul>
<li key="0">0</li>
<li key="1">1</li>
<li key="2">2</li>
</ul>
// 更新后 情况1 —— 新增节点
<ul>
<li key="0">0</li>
<li key="1">1</li>
<li key="2">2</li>
<li key="3">3</li>
</ul>
// 更新后 情况2 —— 删除节点
<ul>
<li key="0">0</li>
<li key="1">1</li>
</ul>
节点移动,比如:
// 更新前
<ul>
<li key="0">0</li>
<li key="1">1</li>
</ul>
// 更新后
<ul>
<li key="1">1</li>
<li key="0">0</li>
</ul>
该如何设计Diff算法呢?考虑到只有以上三种情况,一种常见的设计思路是:
按这个方案,其实有个隐含的前提—— 「不同操作的优先级是相同的」。但在日常开发中,「节点移动」发生较少,所以Diff算法会优先判断其他情况。
基于这个理念,主流框架(React、vue)的Diff算法都会经历多轮遍历,先处理「常见情况」,后处理「不常见情况」。
所以,这就要求「处理不常见情况的算法」需要能给各种边界case兜底。
换句话说,完全可以仅使用「处理不常见情况的算法」完成Diff操作。主流框架之所以没这么做是为了性能考虑。
本文会砍掉「处理常见情况的算法」,保留「处理不常见情况的算法」。
这样,只需要40行代码就能实现Diff的核心逻辑。
首先,我们定义虚拟DOM节点的数据结构:
type Flag = 'Placement' | 'Deletion';
interface Node {
key: string;
flag?: Flag;
index?: number;
}
key是node的唯一标识,用于将节点在变化前、变化后关联上。
flag代表node经过Diff后,需要对相应的真实DOM执行的操作,其中:
index代表该node在同级node中的索引位置。
注:本Demo仅实现「为node标记flag」,没有实现「根据flag执行DOM操作」。
我们希望实现的diff方法,接收更新前与更新后的NodeList,为他们标记flag:
type NodeList = Node[];
function diff(before: NodeList, after: NodeList): NodeList {
// ...代码
}
比如对于:
// 更新前
const before = [
{key: 'a'}
]
// 更新后
const after = [
{key: 'd'}
]
// diff(before, after) 输出
[
{key: "d", flag: "Placement"},
{key: "a", flag: "Deletion"}
]
{key: "d", flag: "Placement"}代表d对应DOM需要插入页面。
{key: "a", flag: "Deletion"}代表a对应DOM需要被删除。
执行后的结果就是:页面中的a变为d。
再比如:
// 更新前
const before = [
{key: 'a'},
{key: 'b'},
{key: 'c'},
]
// 更新后
const after = [
{key: 'c'},
{key: 'b'},
{key: 'a'}
]
// diff(before, after) 输出
[
{key: "b", flag: "Placement"},
{key: "a", flag: "Placement"}
]
由于b之前已经存在,{key: "b", flag: "Placement"}代表b对应DOM需要向后移动(对应parentNode.appendChild方法)。abc经过该操作后变为acb。
由于a之前已经存在,{key: "a", flag: "Placement"}代表a对应DOM需要向后移动。acb经过该操作后变为cba。
执行后的结果就是:页面中的abc变为cba。
核心逻辑包括三步:
function diff(before: NodeList, after: NodeList): NodeList {
const result: NodeList = [];
// ...遍历前的准备工作
for (let i = 0; i < after.length; i++) {
// ...核心遍历逻辑
}
// ...遍历后的收尾工作
return result;
}
我们将before中每个node保存在以node.key为key,node为value的Map中。
这样,以O(1)复杂度就能通过key找到before中对应node:
// 保存结果
const result: NodeList = [];
// 将before保存在map中
const beforeMap = new Map<string, Node>();
before.forEach((node, i) => {
node.index = i;
beforeMap.set(node.key, node);
})
当遍历after时,如果一个node同时存在于before与after(key相同),我们称这个node可复用。
比如,对于如下例子,b是可复用的:
// 更新前
const before = [
{key: 'a'},
{key: 'b'}
]
// 更新后
const after = [
{key: 'b'}
]
对于可复用的node,本次更新一定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如何判断可复用的node是否移动呢?
我们用lastPlacedIndex变量保存「遍历到的最后一个可复用node在before中的index」:
// 遍历到的最后一个可复用node在before中的index
let lastPlacedIndex = 0;
当遍历after时,每轮遍历到的node,一定是当前遍历到的所有node中最靠右的那个。
如果这个node是可复用的node,那么nodeBefore与lastPlacedIndex存在两种关系:
注:nodeBefore代表该可复用的node在before中的对应node。
代表更新前该node在lastPlacedIndex对应node左边。
而更新后该node不在lastPlacedIndex对应node左边(因为他是「当前遍历到的所有node中最靠右的那个」)。
这就代表该node向右移动了,需要标记Placement。
该node在原地,不需要移动。
// 遍历到的最后一个可复用node在before中的index
let lastPlacedIndex = 0;
for (let i = 0; i < after.length; i++) {
const afterNode = after[i];
afterNode.index = i;
const beforeNode = beforeMap.get(afterNode.key);
if (beforeNode) {
// 存在可复用node
// 从map中剔除该 可复用node
beforeMap.delete(beforeNode.key);
const oldIndex = beforeNode.index as number;
// 核心判断逻辑
if (oldIndex < lastPlacedIndex) {
// 移动
afterNode.flag = 'Placement';
result.push(afterNode);
continue;
} else {
// 不移动
lastPlacedIndex = oldIndex;
}
} else {
// 不存在可复用node,这是一个新节点
afterNode.flag = 'Placement';
result.push(afterNode);
}
经过遍历,如果beforeMap中还剩下node,代表这些node没法复用,需要被标记删除。
比如如下情况,遍历完after后,beforeMap中还剩下{key: 'a'}:
// 更新前
const before = [
{key: 'a'},
{key: 'b'}
]
// 更新后
const after = [
{key: 'b'}
]
这意味着a需要被标记删除。
所以,最后还需要加入标记删除的逻辑:
beforeMap.forEach(node => {
node.flag = 'Deletion';
result.push(node);
});
完整代码见在线Demo地址[1]。
整个Diff算法的难点在于lastPlacedIndex相关逻辑。
跟着Demo多调试几遍,相信你能明白其中原理。
在线Demo地址:https://codesandbox.io/s/naughty-matan-6fq7n6?file=/src/diff.ts。
来源: 魔术师卡颂
React 是 facebook 出的一个前端框架. 设计的关键处就是性能问题。在本文中,我主要是介绍 Diff 算法以及 React 渲染 ,这样你可以更好的优化你的应用程序。
如果不了解virtual dom,要理解diff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虚拟dom对应的是真实dom, 使用document.CreateElement 和 document.CreateTextNode创建的就是真实节点。vue2.0才开始使用了virtual dom,有向react靠拢的意思。
关于react的虚拟dom以及每次渲染更新的dom diff,网上文章很多。但是我一直信奉一个原则,即:但凡复杂的知识,理解之后都只需要记忆简单的东西,而想简单、精确描述一个复杂知识,是极困难的事。
传统diff计算两颗树形结构差异并进行转换,传统diff算法是这样做的:循环递归每一个节点;传统diff算法复杂度达到O(n^3 )这意味着1000个节点就要进行数10亿次的比较,这是非常消耗性能的
Virtual DOM 是一种编程理念。UI 信息被特定语言描述并保存到内存中,再通过特定的库,例如 ReactDOM 与真实的 DOM 同步信息。这一过程成为 协调 (Reconciliation)。上述只是 协调算法
为什么在Vue3.0都已经出来这么久了我还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目前自己还在阅读Vue2.x的源码,感觉有所悟。作为一个刚毕业的新人,对Vue框架的整体设计和架构突然有了一点认知,所以才没头没尾地突然写下了diff算法。
fiber上的updateQueue经过React的一番计算之后,这个fiber已经有了新的状态,也就是state,对于类组件来说,state是在render函数里被使用的,既然已经得到了新的state
Vue 源码中虚拟 DOM 与 Diff 算法的实现借鉴了 snabbdom 这个库,snabbdom 是一个虚拟 DOM 库,它专注于简单,模块化,强大的功能和性能。要彻底明白虚拟 DOM 与 Diff 算法就得分析 snabbdom 这个库到底做了什么?
所谓虚拟DOM就是用js对象来描述真实DOM,它相对于原生DOM更加轻量,因为真正的DOM对象附带有非常多的属性,另外配合虚拟DOM的diff算法,能以最少的操作来更新DOM,除此之外
那么需要真实的操作DOM100w次,触发了回流100w次。每次DOM的更新都会按照流程进行无差别的真实dom的更新。所以造成了很大的性能浪费。如果循环里面是复杂的操作,频繁触发回流与重绘
内容以共享、参考、研究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违规,请与小编联系!情况属实本人将予以删除!